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理工大讲堂 | 邓庆宁:民办职校应在变局中主动作为,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8月25日,惠州理工学校2025年教职工集中培训周首场专题讲座举行,特邀全国知名职教专家邓庆宁教授作主题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状、趋势和民办职业院校的因应对策”的讲座。他强调,民办职校需立足自身特点,在变局中主动作为,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全体教职工(含新入职教师)认真倾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拉开了教职工培训周的序幕,也是全年重点讲座计划、学校“理工大讲堂”2025年第9期(总第18期)内容。

 

 

讲座伊始,邓庆宁教授从国际形势、国家战略与市场变革等宏观视角,系统阐述了全球职业教育典型模式,指出了终身学习、能力本位深化、数字化与绿色技能转型、普职融通与体系开放、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等当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演变,提出了“政府主导与政策保障是基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生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一招”“体系建设是重要方向”等职教发展的主要经验。

邓庆宁教授分析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状、问题与难点。他说,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庞大、体系初成,政策环境空前利好,关键改革持续推进,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但也存在社会认同、体系运行、内涵质量、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困境。为此,他提出了六大因应对策:一是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的因应调整,实行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二是办学结构与专业结构的深度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打造特色专业(群);三是实现从就业导向向升学与就业并重的战略转型,系统构建升学支持体系,坚持就业质量不放松;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五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六是提升治理能力与品牌形象,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产业在哪里,职业教育就在那里;产业不在哪里,职业教育还在那里”,邓庆宁教授强调,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途径,能够直接而明显地发挥教育的微观效益,实现“看得见、够得着”的教育产出。他指出,民办职业院校应立足自身特点,在当前变局中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特色化、高质量和适应性为立身之本,尤其要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打造“小而精、专而特”的专业群。

邓庆宁教授强调,民办职业院校教师要增强信心,加快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一要确立信心,破除职业焦虑,锚定价值坐标;二要增强定力,抵御外部干扰,坚守育人初心;三要提升动能,激活内生动力,拥抱变革机遇;四要提高能力,构建未来导向的核心素养矩阵,实现从“被动适应者”到“主动创变者”的转变。

邓庆宁教授说,民办职校教师的突破之路在于以国家战略为“锚”, 认清职教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以机制灵活为“刃”, 在特色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以学生成长为“镜”, 重塑职业尊严与成就感;以技术革命为“翼”, 跨越传统能力边界。当教师群体从改革的“承受者”转变为“行动派”,民办职业教育方能真正释放出其响应快、创新强、活力足的制度优势,在类型教育的星辰大海中开辟新航道。

 

 

学校理事长、校长刘鸿君主持讲座。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向更高目标奋进的关键阶段,邓庆宁教授的讲座立足国际化视野,内涵丰富,体系完善,指导性强,为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全体教职工要深入学习领会讲座内容,主动转变观念,积极付诸行动,以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为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师资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民办职校,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 · @2025级新同学,快来查看你的班级!下一篇 · 毛文林:从“窑洞对”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