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理工学校升学通识部示范公开课活动顺利举行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课堂教学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为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提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我校升学通识部于第9周、第10周集中开展示范公开课活动,覆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大学科,以多元教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升学通识部教学质量。
语文科组刘婷老师以杜甫《登高》为教学载体,开启首场示范。课堂打破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巧妙融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片段,用动态画面还原盛唐背景与杜甫的人生境遇,带领学生沉浸式走进“风急天高猿啸哀”的萧瑟意境。教学中,刘老师通过分层诵读、文本细研、情感共鸣三重环节,从意象解析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情感挖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韵律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实现“鉴赏方法+情感体悟”的深度融合,为古诗文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在第二期公开课活动中,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推出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地域文化赋能诗词教学
高晓敏老师在高考班2505班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以“知人论世——文本赏析——文化延伸”为主线,在解析苏轼豪放词风的同时,特别关联“惠州东坡文化IP”,布置“探寻苏轼在惠足迹”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衔接本土文化,实现“古典文学+地域传承”的双向赋能。
吴春凤老师聚焦《函数的概念》教学,以电商销量统计、恩格尔系数分析、气温变化曲线等生活场景为导入案例,通过图表对比、例题演练,直观解析“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三大核心要素。学生在自主归纳函数定义、辨析同一函数判定标准的过程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数学建模与逻辑推理素养。
英语课堂:趣味设计激活语法复习
田甜老师围绕高职高考语法考点,开展《形容词》专题教学。课堂通过例句拆解、表格对比、变式训练,系统梳理形容词用法及比较级、最高级考点,并以思维导图总结句法功能,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转化为互动性强、记忆点清晰的学习内容,实现“考点讲解+题型训练”的无缝衔接,助力学生高效备战高考
体育课堂:竞技趣味点燃运动热情
体育课堂上,吴绍明老师以“弹跳练习”开展体能教学。准备阶段让学生充分热身,基本阶段吴老师示范完整动作并强调协调发力,再分组练习、纠错,借趣味小组挑战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课堂兼顾安全、规范与训练,提升学生下肢爆发力和耐力,培养团队意识,为日常教学提供“技能+体能”双提升路径。
课后研讨:聚力复盘,共促教学提升
公开课结束后,升学通识部部长黄伟娣组织授课教师与学科负责人开展评课研讨会。会上,授课教师们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黄部长从“教学目标精准度、高职高考考纲考点、教法创新性”三个维度进行点评,既肯定“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生活案例赋能数学课堂”等亮点,也针对“教学节奏把控”“分层教学设计”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效果。
最后,黄部长总结此次示范公开课活动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更搭建了“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教研平台。未来,希望升学通识部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多打磨,多反思,勇于探索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学细节,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