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头雁工程班 | 邓庆宁教授:从“会晕”到“会赢”,以高效会议赋能管理升级

 

 

11月11日,惠州理工学校“头雁工程班”第二课正式开讲,邓庆宁教授应邀作“高效会议这样开——从‘会晕’到‘会赢’”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面向全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系统阐释了高效会议的管理理念、流程方法与文化路径,旨在推动学校会议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从“会海”到“会赢”的实质转变。

 

 

培训伊始,邓庆宁教授直面“会议之痛”,明确指出“会议开得好不好,责任在组织者而不在参与者”。他围绕“为何陷入‘会海’却效率低下”这一核心问题,系统剖析了当前会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七大问题,包括会前无准备、参会人员冗余、开场无主题、会中无控制、会后无输出、落实无跟进及效果无评估。他强调,会议是工作的起点,低效会议不仅浪费宝贵时间,更是对管理成本的严重损耗。

 

 

围绕高效会议的核心目标,邓庆宁教授提出五大黄金法则:目标导向法则要求会议目标符合SMART原则,做到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准备优先法则强调会前充分准备是会议成功的关键;角色明确法则厘清参会人员在会议中的定位与职责;时间边界法则严格控制会议开始与结束时间,提升议程效率;产出闭环法则确保每场会议都有明确决议、行动计划与跟踪机制,形成管理闭环。

邓庆宁教授指出,一场高效会议的达成,贯穿于会前、会中、会后的全流程精细管理。会前重在精准策划,通过“必要性检查”决定会议是否召开,并提前分发资料;会中强调有效引导,主持人需紧扣议题、管控时间,并运用“停车场法则”处理跑题发言;会后关键在落地执行,须在24小时内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纪要,并建立跟踪机制确保决议闭环。

 

 

在实战工具环节,邓庆宁教授介绍了会议必要性检查清单、角色卡与资料包、六顶思考帽、停车场法则及甘特图跟踪表等一系列高效开会工具。他以校长办公会议的“九步准备法”和预算编制会议的“三上三下”流程为例,详细演示了高效会议的全流程管理。

培训尾声,邓庆宁教授呼吁全体管理干部从自身做起,立即停止一个会议坏习惯,马上应用一个好方法,并推行一项团队会议改进措施,以实际行动推动会议文化转型。他指出,会议不仅是管理工具,更是组织文明的重要体现。惠州理工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系统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会议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效能与服务品质。

上一篇 · 惠州理工学校2026届职教高考宣誓大会隆重举行下一篇 · 十条准则领航,志愿服务暖心 | 我校一站式服务中心让校园服务更有温度